苏洋,女,汉族,2001年9月生,中共党员,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乡村定向)1学生。曾获校曾获校专业学习奖一等奖学金;曾担任校大学生通讯社负责人,班级团支书、学委、班长等职务;获校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华文”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曾获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2020年的秋天苏洋在图书馆翻开《黑格尔著作集》,第一次命运般接触到了“自在”与“自为”这一对哲学概念。后来她了解到这个概念也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吸纳,人类发展的实质就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人类由始至终都在不断努力从“自在”向“自为”转变。由此密涅瓦的猫头鹰在脑海中飞起,她开始审慎地反思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那刻起她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人生设立了这样一个目标——突破“自在”之限制,走向“自为”之超越。
笃思明辨,求勤学之“为”
其实由于始终如一的踏实学习态度,每一学期苏洋的学分绩点成绩都还不错。但在社会学课上老师给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自身学习水平,背出知识点和真正理解、实践掌握有着根本性区别。苏洋意识到了到自身的不足,决心课后一定要多阅读、多思考,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苏洋在专业知识学习的探索从懵懂迷茫到初入门花了近三年时间,总结出了制定计划、阅读文献、写作练习的三点经验。一份系统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人文社科知识至关重要,要学会在学习计划中合理分配时间,努力深入学习核心学科,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其他学科知识;文献的阅读要求广、求深,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术论文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关注前沿研究和新进展,并选择一到两个课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做好阅读笔记;最后要重视培养自己学术写作能力,结合文献研究进行写作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作为一名乡村定向师范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苏洋就明白自己很快就要走上讲台承担故乡的育人工作,她必须为自己未来的学生负责,抓住这四年的宝贵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师范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因此她在大一时就被选入了学院师范技能训练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研究课程大纲和教材,每天自觉练习钢笔字和粉笔字、学习教态,不断打磨师范技能。三年的积淀没有白费,她获得了校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中学政治组一等奖、全国“华文杯”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这也让苏洋对自己最初的选择更加坚定且自信。
回想已经度过的三年多大学时光,苏洋认为大一时竞选班干部和加入校学生组织的这两次选择是她超越自我的重要转折点。
一直以来苏洋的性格都比较内敛,她可以踏实认真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但合作沟通、组织统筹起初是她完全不擅长的任务。跨出舒适圈的成长过程比她想象中艰难,很长一段时间繁琐的学生工作也给她的学业带来了压力,但最终她都坚持了下来。
也有同学向苏洋请教平衡学业和工作的经验,而其实经验无他,唯有合理规划和提高效率。记得竞选十佳班级的那段时间有多门学科布置了大型的论文和报告作业,很多同学出于自身学业考虑参加排练的意愿并不高,而苏洋除了这两项任务外作为校大学生通讯社社长每天还要负责部门审核、统筹工作。虽然感到十分焦虑,但苏洋还是及时调整状态,对待办事项进行科学地计划安排。她首先将竞选十佳班级列为了目前最紧急且重要的任务,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大作业的截止时间,让同学们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十佳班级汇报的准备和排练中。每天为自己设置了固定的时间处理校部门推文审核,统筹对接的任务接到后立即分配、执行,绝不拖延。其余白天的时间专注于汇报稿、课件的打磨还有排练组织,晚上抽出两小时时间阅读文献、列思路笔记,比赛结束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完成论文和报告。
凭借合理的规划和足够的专注力,大学期间几乎每一个任务苏洋都顺利达到了目标,内核也变得越来越强大,能够从容地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
作为思政专业的学生,苏洋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入学后很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早日加入党组织。她立志要发挥自己思政专业优势,为红色文化传播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和同学们发起成立了“小红灵”实践团,在宣讲活动、实践活动中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表现突出。参与走访调查南京解放后代表性的红色印迹50多个,参与完成了8万余字文集资料。在校外,她积极联络社区、学校等开展实地宣讲。暑假期间,通过到南京小红梅信仰空间、南京新百模范现场等开展线下宣讲,累计参与了10余次红色宣讲,受众达2000余人。
苏洋本身很热爱写作,也是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她一直在尝试将自己写作方面的优势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不断钻研打磨每一次宣讲文稿。团中央12·5“致敬志愿者”主题直播活动,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共同承担了其中“志愿·夏”部分的青年志愿者讲党史节目。苏洋第一次独立尝试脚本写作,通过不断试错、层层遴选,最终她成功被选为青年志愿者代表,面向全国观众讲述雨花台烈士党史故事。为了讲好党史故事,她先后四次前往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学习、进行拍摄,通过书信形式与牺牲在雨花台的“晓庄十英烈”袁梓桐跨越时空对话,讲解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党史故事,为全国各地青年朋友上了一堂精彩的党史教育课。2022年1月,她收到了来自共青团中央的感谢信。2023年6月,苏洋成为了马院2020级学生中第一批共产党员。
马克思曾言自由体现在人的能动性。如何从“自在”向“自为”转变实质上正是自由的课题。苏洋在大学中得到了很多成长,也更加看到了自身存在的有限性。她明白自己只是刚刚从潜在的、固有的、尚未发展的层面抬头,开始走向下一个可能的、超越的阶段。“内在的自我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川流,我们只有进入这个川流,随其流动才能把握住它”。深层自我的超越正是基于无限的可能性才能完成。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这段从“自在”向“自为”追求自由的旅程,我们都永远在路上。